联合动力,顶着“新能源汽车超级IPO”的光环,在资本市场闪亮登场。小米SU7的电驱供应商,理想汽车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些耀眼的名头,确实足够吸引眼球。但“超级IPO”的称号,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精心包装的营销噱头。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处于风口浪尖,任何一家沾边的企业都能轻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但冷静下来想想,联合动力真的拥有与其估值相匹配的实力吗?它仅仅是站在了风口上,还是真的有能力引领风向?亦或者,这只是资本逐利的又一次狂欢?
汇川技术分拆联合动力上市,这步棋走的可谓是精妙。明面上,是为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扩宽融资渠道”。但背后隐藏的,恐怕是汇川技术想要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价值最大化,甚至不排除有借此机会套现的可能。
将增长迅猛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剥离,单独上市,能够让投资者更清晰地看到这块业务的价值,从而推高估值。母公司汇川技术也能从中分一杯羹,实现利益最大化。这种“一女二嫁”的戏码,在资本市场屡见不鲜,但其中的风险,又有多少投资者能够真正看清?
这种分拆上市的操作,往往伴随着利益输送和风险转移。母公司可以将优质资产注入子公司,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同时将一些风险较高的业务留在母公司,从而实现风险隔离。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平吗?
联合动力招股书中的毛利率数据,简直是一出“罗生门”。电驱系统毛利率远高于同行,电源系统毛利率却又低于同行。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联合动力给出的解释是“产品单价变动、单位成本等因素”,但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根本无法让人信服。
要知道,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如果毛利率存在水分,那么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会被高估,从而误导投资者。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毛利率的异常波动,是否意味着联合动力在财务方面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操作?
交易所的问询函,也正是针对这些疑点。但最终,联合动力能否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仍然是个未知数。
销量上去了,单价却下来了。联合动力的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产品,在报告期内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价趋势。这背后的原因,除了新能源汽车政策退坡和主机厂降本压力之外,是否也反映了联合动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降价促销,短期内可以刺激销量增长,但长期来看,却会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品牌价值。更何况,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的阶段,如果企业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仅仅依靠降价来维持市场份额,最终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它可能会让联合动力在IPO前夕获得一份漂亮的营收数据,但却埋下了未来发展的隐患。
联合动力的研发费用,确实不少,三年累计投入近16亿元。但研发费用率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了什么?是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降低了,还是研发效率提高了?
联合动力的解释是“主营业务收入快速提升,研发活动的规模化效应显现”。这种说法看似合理,但却难以掩盖其研发投入不足的本质。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投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果企业不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更何况,研发投入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研发成果能否转化为实际产品,能否在市场中获得认可,才是关键。如果研发投入只是停留在数字层面,而没有产生实际效益,那么这些投入就毫无意义。
小米SU7的成功,无疑为联合动力带来了巨大的曝光和订单。但小米汽车的“自立门户”,却给联合动力敲响了警钟。
小米自研超级电机V8s,并计划在2025年量产上车,这无疑是对联合动力釜底抽薪。这意味着,未来小米很可能减少甚至停止向联合动力采购电驱系统,转而采用自研产品。
对于联合动力来说,失去小米这个大客户,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重要的是,小米的举动,也给其他主机厂敲响了警钟。谁能保证,未来不会有更多的主机厂选择自研核心零部件,从而摆脱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
理想汽车是联合动力最大的客户,贡献了超过三成的营收。但双方之间的关系,却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联合动力与理想汽车合资建立常州汇想,共同研发五合一驱动总成。这种合作模式,看似是强强联合,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理想汽车可以通过合资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并逐步减少对联合动力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常州汇想在2022年完成股权转让及增资事宜,成为联合动力的联营企业。这意味着,理想汽车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而联合动力则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联合动力与汇川技术、苏州汇川等关联方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金额巨大,占比不低。这些关联交易,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投资者。
关联交易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其是否透明、公正。如果关联交易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或者交易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客户,那么就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关联交易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独立性。如果企业过于依赖关联交易,那么其经营决策就会受到关联方的干预,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对于联合动力来说,如何摆脱对关联交易的依赖,提升自身独立性,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