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工业时代气息的企业,终于敲开了北交所的大门。然而,拿到入场券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上市委毫不客气地抛出了三个直击要害的问题,每一个都像是悬在宏远股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宏远股份的质疑,更是对整个行业,乃至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拷问。
第一个问题,直指宏远股份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在高压、特高压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上下游厂商的挤压、铜价的剧烈波动,以及2024年收入基数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都让宏远股份未来的业绩蒙上了一层阴影。上市委犀利地指出,宏远股份能否在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维持现有的增长水平?是否存在订单、业绩下滑的风险?更关键的是,宏远股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真的能够有效化解这些潜在危机吗?这些问题,需要宏远股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而不是空洞的承诺。一个依靠周期性行业红利而快速增长的企业,如何证明自己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这才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宏远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些电磁线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小线缆,而是应用于高电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等大型输变电设备的关键部件。它们就像是电力系统的血管,默默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任。然而,这种“幕后英雄”的角色,也意味着宏远股份的命运与电力行业的兴衰紧密相连。在“新基建”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电力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技术升级、成本控制等多重挑战。宏远股份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然而,宏远股份的客户集中度过高,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特变电工一家就贡献了超过40%的营业收入,这让宏远股份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了少数客户手中。一旦这些大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者转向其他供应商,宏远股份的业绩将受到严重冲击。这种过度依赖大客户的模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显得尤为脆弱。宏远股份需要尽快拓展客户群体,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招股书显示,宏远股份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快速增长,这无疑是一个亮眼的成绩。然而,透过这些光鲜的数据,我们却看到了一些隐藏的风险。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并不能完全掩盖宏远股份在经营现金流方面的窘境。
尽管2024年宏远股份的经营现金流净额终于转正,但与高达1.0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意味着,宏远股份的利润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而是以应收账款等形式滞留在账面上。这种“纸面利润”的现象,反映出宏远股份在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长期依赖应收账款来维持运营,无疑会增加坏账风险,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一个企业如果无法将利润转化为现金流,就如同一个病人无法正常造血,长期下去,必然会面临生存危机。
宏远股份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约2.82亿元,其中一部分将用于电磁线生产线的智能数字化升级和扩建项目。在工业4.0时代,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信息技术,宏远股份有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业在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如果宏远股份无法有效地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那么这些投资可能会变成沉没成本。
除了生产线升级,宏远股份还将一部分募集资金用于电磁线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宏远股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宏远股份的研发投入占比较低,这与其快速增长的业务规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次建设研发中心,能否真正打破创新瓶颈,推动公司技术升级,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值得关注的是,宏远股份还将一部分募集资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高效电机用特种电磁线生产基地项目。这表明,宏远股份正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试图搭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然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技术更新迭代速度飞快。宏远股份能否在该领域站稳脚跟,并取得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最后,宏远股份还将一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宏远股份在资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压力。通过补充流动资金,宏远股份可以缓解短期内的资金紧张状况,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能解决其经营现金流不足的根本问题。一个健康的企业,应该能够依靠自身经营活动产生足够的现金流,而不是依赖外部融资来维持运营。
宏远股份在招股书中坦诚地列出了多项风险因素,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电解铜、无氧铜杆是宏远股份生产电磁线的主要原材料,其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超过90%,铜价波动直接影响着宏远股份的盈利能力。面对铜价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的风险,宏远股份能否有效地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下游客户,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降低成本,将直接决定其能否维持现有的盈利水平。
此外,宏远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也居高不下,这增加了其流动性风险。在融资渠道单一的情况下,宏远股份只能依靠银行融资和自身积累来发展,高杠杆运营无疑增加了其财务风险。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宏远股份的经营业绩下滑,其偿债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
除了上述风险之外,宏远股份还在招股书中提示了成长性风险、被替代风险、加成单价下降风险、毛利率波动的风险、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非流动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新增产能消化的风险等多重风险因素。这些风险提示,既是对投资者的警示,也是对宏远股份自身经营状况的客观反映。面对如此众多的风险,宏远股份能否在北交所站稳脚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