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能效提升280倍的三维可拉伸压电能量采集器,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
突破性的能量采集技术
这款新型能量采集器基于压电效应,能够将人体运动转化为电能。不同于以往采用有机或复合基压电材料的低效设备,该设备采用具有高压电效率的锆钛酸铅(PZT)材料,并设计成对变形不敏感的三维结构,兼顾高能效和可拉伸性。此外,创新的曲率特定耦合电极设计有效避免了电能相互抵消。这些技术创新使其能效比传统拉伸压电能量采集器高出280倍,为可穿戴设备的持续供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AI驱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快速增长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正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蓬勃发展。根据IDC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0.1%,智能手表和手环市场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球市场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底,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6.457亿台。
投资机遇:高增长潜力股分析
A股市场上,涉及智能穿戴业务的概念股逾150只,总市值达2.69万亿元。数据宝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概念股平均上涨16.79%,部分个股涨幅甚至超过200%。
有机构预测,23只概念股在2024年至2026年的净利润增速有望超过30%。其中,格科微、京东方A、蓝思科技、快克智能、长电科技和松井股份等6只股票,与机构预测目标价相比,上涨空间超过10%。
从资金流向来看,歌尔股份、瑞芯微、移远通信和恒玄科技等4只概念股,12月以来机构净买入额超过1亿元。歌尔股份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在智能声学整机、混合现实(MR)、增强现实(AR)和智能可穿戴等领域的布局,使其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
未来展望
高效的能量采集技术与蓬勃发展的智能穿戴市场相结合,将进一步推动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和发展。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功能更强大、续航能力更持久的智能穿戴设备问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同时,相关概念股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值得投资者关注,但需理性投资,谨慎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