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近日宣布,格力自主研发的芯片已成功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并已建成投产全球第二座、亚洲第一座碳化硅芯片工厂。该工厂投资近百亿元,建设周期仅388天,关键核心工艺国产化设备导入率超过70%,体现了格力电器在芯片制造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格力电器进军芯片行业始于2018年,当时这一举动曾引发市场争议,许多投资者质疑其高风险和高投入。然而,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和芯片“卡脖子”风险,董明珠坚持自主研发芯片,认为这是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自主可控的必要举措。
经过六年发展,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其子公司珠海零边界已累计出货量接近2亿颗芯片,产品应用涵盖空调、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不良率低于10ppm,达到同类进口芯片水平。2023年,格力电器的芯片业务实现收入约100亿元,净利润约20亿元,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此外,格力电器积极布局半导体产业链,通过投资湖南国芯、闻泰科技和三安光电等企业,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目前,格力电器已拥有306件相关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16件。
格力电器“造芯”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其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为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提供了宝贵经验。
风中飘零
回复厉害了我的珠海格力!自主研发芯片成功,真是为中国企业争光!国产替代的成功案例,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