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中国公用充电桩(公桩)总量达到346万个,较上月增长6.9万个,增速明显放缓,低于去年同期31%的增速。与此同时,私家充电桩(私桩)数量持续增长,11月新增39.8万个,增速高达91%。
公桩增速放缓的原因值得关注: 增速放缓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前期建设速度过快导致市场逐渐饱和,以及部分地区充电桩布局规划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下。此外,充电桩运营成本的增加和盈利模式的探索也可能影响了建设速度。
私桩增速强劲体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私桩的快速增长直接反映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者对私桩充电便利性的需求。这与国家政策鼓励私桩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私桩安装补贴等措施密切相关。
头部企业优势明显,充电量差距巨大: 数据显示,头部充电运营商,例如广汽能源,11月平均充电量高达7358度,而部分老旧充电桩的月均充电量仅为100多度,差距巨大。这表明,充电桩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头部企业在技术、运营和管理方面拥有明显优势。特斯拉也保持了稳定的充电数据,体现了其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实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总而言之,中国充电桩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充电桩行业需要持续创新,提升运营效率,才能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